客户服务电话

产品中心

环保打不过就加税?最高477%!美方下手狠对环保餐具开天价税单

时间: 2025-07-17 02:59:43 |   作者: 一次性塑料餐具(食品用)

产品介绍

  5月14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初裁结果,对中国出口的热成型模压纤维产品开征反倾销税,税率区间从47.44%到477.97%;而对越南企业大多判定为低倾销,税率普遍低于5%,最低甚至只有0.76%。例如中国浙江众鑫集团的初裁税率高达470.63%,成为重点目标之一。

  对外的理由依然是“公平贸易”,说中国企业低价倾销,冲击本地市场。但业内看得明白,中国企业这些年在“环保一次性制品”上搞出的规模化、工业化与标准化,动到了美国本地厂商的利润线。

  这一类纸浆模塑产品,用的是甘蔗渣、麦秸、芦苇纤维,讲的是可降解、环保替代。它不是概念,是真正跑进超市货架、学校餐厅、外卖包装的实物,价格比塑料制品便宜一到三成,还不吃监管罚单。这东西在美国火了五年,如今90%的市场占有率来自中国工厂,尤其是福建、浙江、广东几家成规模的模压厂,年产百万吨以上。美国厂商真要想跟,设备要换、工艺要调、人工要提升,短期根本打不过。

  所以美国这次拿“热成型模压”下手,本质上不是制裁一家公司,而是要从监管上立“分界线”,把一个已经跑通的外来产业链“绊下来”。别说倾销,原材料来自植物,采购公开透明,加工也没什么税务漏洞和出口补贴,说到底,这套产业真正的问题是“太顺了”,把东西做到价格低、供货稳、质量均,甚至连碳足迹指标都压了下来,美国自己厂商接都接不住。

  从税率分布看,美国商务部不是一视同仁,而是精准“定点爆破”。越南企业几乎没受一定的影响,而中国企业税率全线拉高,断崖式跳水。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美国此举并不是在纠正价格差距,而是在“人为制造差距”,把市场空间强行划给成本更高、产能更小的非中国产业。

  但让人意外的是,中国企业并没等到公告才做准备。早在2024年底,一些规模较大的厂商就慢慢的开始在泰国、印尼、新加坡设立分厂,把部分订单转移出去。比如众鑫集团在泰国的工厂,4月份刚刚调试完设备,5月上旬就开始发往美国。这并非逃避,而是顺势调整。墙筑得再高,只要通道没堵死,货还是能出去。

  更重要的是,这次被影响的并非小众产品。这类环保一次性制品在美国已确定进入主流消费渠道。从Costco到沃尔玛,从麦当劳到学校食堂,只要你看得见纸盒、纸碗、纸刀叉,大概率都含有甘蔗渣纤维。价格持续上涨之后,最先感到压力的不是环保组织,不是产业协会,而是普通消费者。

  根据业内数据,中国出口的植物纤维餐具比同类型塑料产品便宜至少30%。加上运输和批发差价,加税之后,终端售价预计将上涨25%到35%。这不是预估,而是历史经验。2020年美国对中国纸张类办公用品加征反倾销税后,办公纸价格曾在半年内上涨了28%。同样的路,现在又走了一遍。

  但问题在于,美国国内环保替代厂商根本没办法填补这个缺口。美方产业研究报告早在2023年就指出,美国本土热压纤维模塑产能只占全球总量的3%,其中一半还依赖外包工段。马来西亚、越南确实也在做这类产品,但原料多数从中国或印尼采购,模压设备还得进口,工艺成熟度远不如中国企业。如果订单突然倾斜,别说产能爬坡,光是模具调试都要四到六个月。

  这一点,美国进口商其实最清楚。一位来自新泽西的环保餐具分销商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表示,税一旦落地,他们的采购方案只能两选其一:一是提高采购预算;二是等待第三国替代货源。而他们目前能谈妥的第三国供货商,交期最长要到2026年。

  这纸税单带来“人为制造的真空”。本意是让中国产品出局,但结果很可能是让本地渠道断货,让我们消费者涨价,最终逼迫零售企业回头继续谈判。

  中国企业当然并非是第一次面对这种事。从太阳能电池,到钢铁型材,再到电动车零部件,这些年,谁还没被查过一次“倾销”?但不一样的是,这一次的模压纤维产品背后没有高技术门槛,全靠市场化博弈,靠的是成本控制、效率规模和稳定交付。换句话说,这是中国企业靠本事拿下的市场,而不是靠补贴砸出来的份额。你要打,打的是效率本身,这种事情,一旦让市场看明白,自然也就知道争不过。

  对中国企业而言,这波打击带来的不是末日,无非就是调整路径。过去是集中出货,现在是分散投产;以前是拼单出海,现在是区域供货。你可以在美国建关税墙,但只要产品的性价比还在,渠道还在,采购方迟早会绕回来。

  这正是中国制造的底气。是靠工艺和调度系统打下来的底子。产品能做出来,设备能调出来,工人能派出去,交货期能压下来。这么多东西不是一纸公告能打击的。

  这回,美方的动作虽然猛,但也让全球看清了一个信号:中国制造是凭着一套越练越顺的柔性产业系统支撑着的。这种系统越打越活,越压越灵。

  美国这次出手,可能会短期让一些中国企业吃点苦,同时也暴露出全球环保产业在成本控制上的极限。如果“绿色消费”不能被“绿色价格”支撑,那所谓的环保只会沦为精英概念。而真正能让环保落地的,是让一次性餐具既可降解,又买得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机场摆渡车挤满人疑没开空调闷热难耐,女乘客晕倒后有人砸窗自救;西宁曹家堡机场:正介入调查

  沈阳一男子在机动车引擎盖贴车衣养鱼,交警称属非法改装,本人回应:钓鱼忘带水桶突发奇想,没有开车上路,不要模仿

  稳字当头的领航辅助 拒绝油腻感的奥迪Q6L Sportback e-tron试车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 13782619252
    一键拨号
  • 短信咨询
    短信咨询
  • 查看地图
    查看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