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王永苹)2024 年7月21日,在超市的货架上,二次包装食品琳琅满目。然而,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就是二次包装食品中“看不到的保质期”现象。
二次包装食品,指的是那些原本已经具有一层包装,在进入超市后又被重新包装的食品。这种包装方式在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关于保质期的困惑。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何会出现“看不到的保质期”。在一些情况下,二次包装可能会遮挡或模糊原包装上的保质期信息。例如,原本清晰印在食品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在经过重新包装后,被新的包装材料覆盖或变得难以辨认。此外,一些散装食品在进行二次包装时,可能没有将原有的保质期信息完整地标注在新包装上,导致消费者难以获取准确的保质期信息。
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对于消费者来说,无法明确食品的保质期意味着无法准确判断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他们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到即将过期或已经过期的食品,从而给健康带来潜在风险。比如,购买了一包经过二次包装的坚果,如果不清楚其真实的保质期,可能会误食已经变质的坚果,引发肠胃不适等问题。
从超市的角度来看,这种不清晰的保质期标注可能会影响其信誉和形象。花了钱的人超市的信任度降低,可能会选择其他购物场所,进而影响超市的经济效益。
那么,造成此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可能是超市在进行二次包装时操作不规范,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和标准来标注保质期信息。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管理不善,导致部分食品在二次包装过程中出现信息遗漏或错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超市二次包装食品的监督管理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并加大执法检查的频率和力度。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超市自身也需要加强管理,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在进行二次包装时,务必确保保质期信息的清晰、准确和完整。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能够及时追踪到每一批次食品的来源和保质期情况。
消费者在购买二次包装食品时,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仔细查看包装上的保质期信息,假如发现模糊不清或缺失的情况,应向超市工作人员询问。此外,还能够最终靠挑选出正规品牌和有良好口碑的超市,来降低购买到问题食品的风险。
举个例子,某地一家超市曾因二次包装食品保质期标注不清晰而被消费者投诉。经过监管部门的调查和处理,超市不仅对相关食品进行了下架处理,还对全体员工做了培训,加强了对二次包装食品的管理。此后,类似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消费者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再比如,一些消费的人在购买二次包装的酸奶时,没注意到保质期已经临近,回家后发现酸奶已经变质。这不仅让我们消费者感到失望,也让他们对超市的管理产生了质疑。
总之,超市二次包装食品“看不到的保质期”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格外的重视。通过监管部门、超市和消费的人的共同努力,我们也可以确保消费的人在购买二次包装食品时,能够清晰地了解食品的保质期,从而保障自己的健康和权益。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中国食品安全网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国家级专业新闻媒体。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国家级网络站点平台。